在三個關鍵位置創(chuàng)建三個Locator,如圖命名為Lightlocator、Startshadow和Endshadow,分別代表燈光的空間位置、陰影的開始位置和陰影的結束位置。(圖02)
將三個Locator用鼠標中鍵從Outliner窗口拖至Hypershade窗口中,同時創(chuàng)建兩個DistanceBetween節(jié)點,如圖鏈接,以計算射燈和兩個Locator的距離值。(圖03)
再創(chuàng)建PlusMinusAverage和MultiplyDivide兩個節(jié)點,利用PlusMinusAverage求上圖中1和2的差值。而MultiplyDivide節(jié)點則輸出數值提供給下一步的計算,連接方法如下圖所示,PlusMinusAverage的計算方式選擇為Subtract減法計算。 這樣我們可以計算出兩個距離差值。MultiplyDivide節(jié)點是為后面的計算作準備。(圖04)
創(chuàng)建一個LightInfo節(jié)點,可以得到主燈到被作用物體的采樣距離,同時再鏈接一個PlusMinusAverage節(jié)點,為后面的計算做準備。(圖05)
把這兩節(jié)點群鏈接。MultiplyDivide節(jié)點設置為Divide除法計算。這樣我們可以把Lightlocator到Endshadow和到Startshadow的距離差值,通過SampleDistance得到的燈光采樣距離進行計算,由于SampleDistance是一個變量,所以這個比值也是一個變化的數值。(圖06)
圖06
創(chuàng)建兩個Remp節(jié)點,通過上面得到的數值來控制燈光投影的屬性,鏈接方法如下,我們創(chuàng)建的Clamp節(jié)點的作用是截取了一段數據,這段數據的范圍被設置成0到1,以此來控制Ramp節(jié)點的vCoord屬性。(圖07)
圖07
如圖調整Ramp的顏色分布來控制燈光的陰影深度分布和陰影的。(圖08)
圖08
用參數調整得到比較好的測試結果,如下圖所示。(圖09)
圖09
這就可以了!模擬光線追蹤陰影的制作過程就到這了,其實沒多少內容,也很簡單,回去多練習哈!謝謝大家支持!
想了解更多的內容請登陸10000bestjobs.com